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综合资讯 >> 要闻要论 >> 正文

要闻要论

    挖掘数据价值 拓展应用场景 用好信息化手段提升监督水平

    发布日期:2022-07-15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近日,经过近一年部分地区试点后,安徽省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在全省正式推开。这是该省信息化促进监督下沉落地、融入基层治理的具体举措。群众可在公开公示栏查询集体“三资”管理、财政拨付资金、工程建设项目等详细信息,也可直接点击“在线投诉”“举报控告”按键反映问题,纪检监察机关则根据问题类别跟进或推送给有关部门办理。

    数据显示,上半年,安徽省32个试点县(市、区)“监督一点通”平台共受理问题3635件,办结3229件,群众满意率86%。平台已经成为规范基层权力运行的“观察哨”,有力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贯彻落实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关于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监督水平、规范化水平的部署,纪检监察机关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丰富监督信息化应用场景,发挥信息化驱动、保障作用,以信息化、数字化创新推动正风肃纪反腐深入发展。

    山西省纪委监委聚焦“影子公司”“影子股东”等隐性腐败,搭建大数据监督模型,精准发现问题,提升监督效率。“我们搜集典型案例,开展调研,分析企业运营、利益输送等方面共性特征。”该省纪委监委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比如,“影子公司”运营主要靠有关党员干部庇护,存在业务较集中、与有关党员干部所在系统关联性较强等特点。

    结合调研,山西省纪委监委深挖各部门数据关联,建立12种“影子公司”监督模型,锁定疑似企业740家,涉及240家单位。通过数据库交叉比对,发现某单位副科级干部张某某持股某公司,并与其所在单位有业务往来等问题线索。查实后,给予张某某党内警告处分。据了解,山西省纪委监委正推进核查筛查出的问题线索,督促开展治理,完善制度,压缩权力寻租空间。

    “在防疫形势严峻、线下办案受限情况下,以大数据助力初核立案,全省上半年立案数同比有小幅增长。”江苏省纪委监委建立一体化查询协作机制,推动审批、办理、反馈、分析等信息工作在线上完成,实现“初核查询不出门”。今年以来,省市县三级应用大数据平台开展信息查询次数同比增长230%,为监督办案提供了有力数据支撑,推动办案方式“由供到证”向“以证促供”转变。重要案件实行技术人员全程跟踪服务,与办案人员协同配合,案后共同总结复盘,实现技术人员与办案人员优势互补,以信息技术提升问题线索成案率、办案效率。

    “红色事项是待办,黄色是办理中,绿色是已办结。”近期,浙江省义乌市纪委监委升级改造该市村务监督“清廉钉办”平台,新增“三色”预警模块,判断、识别、预警68类基层权力运行中的问题,并自动推送到有关部门及负责人手机端,督促限时办结。

    义乌市红旗村党总支副书记陈黎明全程参与平台研发,他在视频连线中向记者展示了模块运作方式。平台上每条信息都包含纸质扫描件、干部电子签名等原始资料。“这些信息不是定期批量上传,而是实时公开的。所有流程都在平台完成,避免了后期伪造数据。”陈黎明介绍,信息之间相互对照,有不合理之处就会触发预警。“仔细看这条,9点上工,工作时长4小时,但9点半就结算工钱了,有虚假用工嫌疑。”

    陈黎明说,现在各项村务走平台,实时填报,随时预警,村监会一清二楚,监督更便捷有力。“村干部也欢迎,权责清晰,能避免误解,村民更信任,工作好开展。”